來源 |⠨血研究

“這裏是我生活了6年的第二故鄉,和歐洲的科技領域夥伴們有著超過20年的合作經驗。”
榮耀新帥李健在2025世界通信大會(MWC)開幕前夕的發布會上流露真情,他在華為期間曾任東北歐地區部總裁,這次是他履新榮耀CEO後首次在全球公開亮相。
李健想表達的並不是一段往事而已,也不是簡單的向歐洲夥伴示好。在全球化和AI時代的宏觀敘事下,他將觀眾引入到人性與科技的引力場中,融合西方哲思與東方智慧,堅定提出了榮耀的人本選擇及“開放計劃”。
發布會上,李健正式發布榮耀阿爾法戰略(HONOR ALPHA PLAN),宣布榮耀將從智能手機製造商向全球領先的AI終端生態公司轉型,未來5年將投資100億美元,與全球合作夥伴構建一個開放、共創、共享的AI終端生態體係。
01
為何出發?
榮耀做出了‘以人為本’的戰略選擇
2025年,對人工智能進行戰略級宏觀思考的有兩人。
一個是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勳,他在CES上提出,AI技術發展分為四個階段:感知智能(Perception AI)、生成式AI(Generative AI)、代理智能(Agentic AI)和物理智能(Physical AI),針對每個階段,英偉達均有完整的技術與產品布局,成為CES最大亮點。
另一個就是榮耀CEO李健,他在MWC發布的榮耀阿爾法戰略中,提出對人工智能發展階段的判斷及榮耀的戰略布局,分別是AI智能體時代的智慧手機、物理AI時代的智慧生態,以及AGI時代的智慧世界。

如果映射到黃仁勳的思考維度上,李健是對AI後半段發展及終局的預判,同時也融入了人性與科技關係的思考。
他引用了科技哲學家劉易斯ⷨ福德的話,“若不能深刻洞察人的本性,便無法理解技術在人類發展曆程中的作用。”技術滿足人的本性需求,同時也在推動人的本性變化。人性與科技是共生式發展的。
這個關係在AI時代變得更加複雜。AI智能體會讓更多人產生“技術依賴”,甚至加速“信息繭房”,同時也可能更多釋放人類的潛力。如何讓碳基生命和矽基智能並存共生,在這個問題上,每一個負責任的AI公司都要做出自己的選擇。
‘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與科技相結合,最大程度釋放人類潛能’。這是榮耀公布的全新願景,也是榮耀在AI時代做出的戰略選擇。
過去十年,我們見證了在互聯網手機領域“勇敢做自己”的榮耀手機,也見證了高速發展的榮耀“活出我的榮耀”。今天,榮耀不再是一家手機製造商,也不是一家終端製造公司。
AI終端是AI能力的載體,是AI生態係統與人類交互的橋梁。如果把AI生態係統想象成一棵參天大樹,那麽AI終端就是這棵大樹的樹幹。
榮耀的價值定位,是做好樹幹也開放鏈接生態,整合所有AI要素,將其轉化為消費者觸手可及的創新體驗。
而所有這些產品與業務的目的,都是讓AI技術最大程度釋放人類潛能。
發布會上,李健正式發布榮耀阿爾法戰略(HONOR ALPHA PLAN),宣布榮耀將從智能手機製造商向全球領先的AI終端生態公司轉型,未來5年將投資100億美元,與全球合作夥伴構建一個開放、共創、共享的AI終端生態體係。
02
如何出發?
榮耀阿爾法戰略本質是一場“開放計劃”
李健確實擅長哲思。
柏拉圖在《斐德羅篇》中描繪的“靈魂馬車”寓言,其實早已成為榮耀產品設計的哲學錨點。他將人類靈魂分解為欲望(Appetite)、激情(Spirit)、理性(Reason)三重結構,這恰好對應著榮耀產品設計的三大維度:以美學設計喚醒感官欲望,用技術創新激發探索激情,通過AI生態係統實現理性協同。
古希臘字母“Alpha”作為西方文明的起點符號,象征著對“第一性原理”的追求,這與榮耀“打開技術邊界”形成共振。而Alpha符號(三角結構,與中國甲骨文中“人”字的形態不謀而合。戰略名字本身就是在破壁,用技術語言搭建東西方價值融合的全球化橋梁。

具體到榮耀阿爾法戰略三步走的內容,概括起來是AI三個階段,進行三次“開放”,共創三個新範式: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